2013年3月3日 星期日

南176號線道

20130303天冷下午18度c
在176號縣道旁的葫蘆埤也不曉得路過了幾十次,始終沒進入一覽究竟,今天載秉慧去坐火車,回途上又經過想想也不仿來拍一些照片,也很久沒在部落格貼些相片了,雖然一陣子心情不好,趁此時刻放鬆,也讓關心的蘇市長有給他一個進度。
當然內容還有蔴荳古港文化園區,因只是走馬看花(急著回家)內容就不夠精采了。
其實176線道的景點還蠻多的,如水雉生態教育園區、蕭瑯文化園區、七股潟湖、觀海樓、鹽山、碗粿蘭名產、麻豆文旦柚園、176全長28公里由七股新山仔寮到官田止,每個景點一遊可要準備個一天吧。
 
 
 
人稱紅樓的園區主體建築 
 
 
 因176線道之故,葫蘆埤一分為2,分為北側與南側,下圖是北側,垂釣客在北側特別多。
 
葫蘆埤北側水源來自官田工業區 
 
 北側舊稱番仔田埤(大葫蘆),看來比較原始也多了一些粗曠
 
 
 其實依此碑文記載,此葫蘆埤應是在乾隆年間民間集資闢建的,但依埤塘範圍也有可能是將原有的溪流擴建的水利興建工程。
 
 
 此南側源流在官田水雉復育區(瓦窯庒),該區本就是較為低窪之區域,也緊鄰曾文溪。
 
 上圖與下圖我只是隨意的拍照,湖面兩隻水鳥就入鏡來,也可見此處真的水鳥特別多。
 
 
 
 南側埤塘又稱番仔橋埤(小葫蘆),人工建設比北埤多,風光好像秀麗了一些。
 
 
 
 
 
 葫蘆埤自然生態休閒公園幾個大字坎在吊橋上,背景是高鐵高架橋,也因高鐵的闢建原有的菱角鳥(水鴙),在此好像也日漸減少,好在是離此不遠處尚有一官田水雉復育區,復育成果好像很不錯。在此應在提一下,凌波鳥(水雉)一陣子有絕種之危機,靠著一些愛鳥留給水雉一個家,網站如左留:http://e-info.org.tw/node/31997
 
 
 葫蘆埤總水域面積93.7公頃,如說這有多大,那用虎頭埤27公頃可相比較一下。其實在埤塘四周菱角時節是大片的菱角田,菱角鳥與雁鴨的重要過冬棲息地。
 
 
 不動似無情的高鐵高架與波動又靜謐的湖水,我期待一列疾行高鐵車廂奔馳劃破空間,但總是車廂已遠一切又歸寂靜,我拿著相機看著遠方的一點,念著速度會不太快呀!
 
 
 延著176線道往西返,來到了首府大學旁的水崛頭蔴荳文化園區,門口招牌促立著幾個大字,為何稱為草字頭的蔴荳,這個我還得研究研究。
 
 
 水崛頭是一個古港(碼頭),為何在此台灣內陸會有碼頭,會不會覺得奇怪!哪只要你入內了解一下地理由來,不就瞭解了。
說來話長,簡單的講,麻豆以前就是瀕臨倒風內海,滄海桑田倒風內海淤積變魚溫良田了,海邊離麻豆已遠矣
 
 
 入園區第一個映入眼簾的這個語音導覽,可愛的樹蛙造型,研究了一下子還是不會使用。
 
 
 
 麻豆古航道也算是現在的總爺大排,排就是排水溝,以前的水道現在變成排水溝,如要全線800米復原,工程也是很巨大的。
 
 
 岸邊的亭子與磚道
 
 
 
 這應該是古航道了,一潭碧水漸遠處愈形狹窄,伴著溪邊一行小葉欖仁樹,風光也算明媚。
 
 
 溪旁觀景道木造的堤邊,西拉雅原住民顏色造型的路燈以及石頭堆壘的護土牆,是否讓你有一點走時光隧道,腦中浮現當時不一樣的麻豆人,那樣的驍勇與荷蘭人周旋著這一片土地。
 
 
 這個字想了許久,猜猜應該是"爺",地磚鋪這個爺字,是說這是麻豆總爺,還是有其他特殊意義?
 
 
 前方大樹下有一水塘,是當初挖崛考古地
 
 
 水道東側就是首府大學,古蹟與現代混合,猶如五度空間
 
 
 
 倒風內海充滿著故事,只是文字記載少,這是這一代對先人對歷史的悲哀,但此故事館也許可稍解歷史故事的不足。
 
 
 孤單的我拍著孤單的故事館門聯,反映出孤單的那個人。
 
 
 
 故事館內部第一個看到的是這一個立體油彩畫,象徵著300年前的古水道,木船航行其間激起水紋,岸邊梅花鹿自由行動,也反映出當時台島梅鹿之多,難怪古港當時鹿皮也是出口之大宗。
 
 
 桃花種於入門處,有白色有粉色,正值開花期
 
 
 
 倒風內海故事館歪斜的建築外觀,刻意斑剝的外牆,述說著斑剝(哩哩浪浪)的古故事
 
 
 
 復瓣粉色桃花,來一個近拍特寫吧!
 
 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